成为患者生命中的一束光
“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仍衷心祝愿你早日康复。”9月初,温州某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温州医科大学学生王海君成功捐献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温州市第144例、浙江省第125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乐清市第1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以青春之名点亮生命之光,为一位陌生患者带去了重生的希望,照亮被疾病笼罩的灰暗时刻。
2022年10月,乐清市红十字会走进温医大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宣讲,那会刚来学校报道的大一新生王海君在听完志愿者分享后,当场留下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当时纯粹觉得‘能救人’就留了,没想到真配上了。”
去年5月,王海君在下课期间接到乐清市红十字会电话:与一名白血病患儿初配成功。“当时我什么都没想就答应了,对方还只是一个孩子,人生还没开始,我就觉得我应该拉他一把。”随后,他通过高分辨配型、体检,并于今年9月初入院注射动员剂,4天后完成采集。“采集了3小时,我只觉得躺得腰酸,但想到孩子能因此活下去,值了!”
其实,“救人”早已写进王海君的校园日常,他也一直是同学眼中的“热心肠”。大一时军训期间,一名同学因中暑晕倒,他主动上前请求送同学前往医务室。这段经历不仅让他收获了珍贵友谊,更让他深刻体会到助人所带来的成就感。
作为医学生,王海君深知造血干细胞对血液病患者意味着什么。“课本上讲过移植是某些白血病唯一的治愈手段,但当我真正成为供者,才体会到‘生命相托’四个字有多沉重。”他表示,此次捐献是自己医学道路的“特殊实习”,“让我提前理解了‘医生’这两个字的重量,也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面对是否曾有一丝畏惧的提问,王海君只是笑笑:动员剂让肚子胀了两天,比起化疗给孩子带来的痛苦,这根本不算事。“我的父母都是开明人,我选择从医也是跟家人经过多次商议后的决定,爸妈也常说‘医生的天职是救人’,因此这次我干脆没提前透露,打算把‘成功捐献’当成一份‘惊喜’送回家。如果还有下一次匹配,我照样举手,”他说,“生命只有一次,能救就一定值得。”
“当承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被郑重交接,王海君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仿佛看见自己的那束光,正疾速奔向需要它的远方。这一善举不仅照亮患者家庭,更彰显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未来,随着中华骨髓库不断壮大,将有更多爱心力量汇聚,如漫天星辰之光,为血液病患者搭建生命桥梁,让希望之光持续传递,永不熄灭。
我们倡议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踊跃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用爱心和行动重燃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之光。助力温州大爱!欢迎有意向的志愿者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多生的希望。
留样地点
温州市中心血站(新城院区)三楼
地址:鹿城区新城大道41号
采样时间:每月8日
咨询电话:0577-88960725
温州市红十字医院检验科8号窗口
地址:鹿城区锦绣路75号
采样时间:正常工作日
咨询电话:0577-88931882
或联系各县(市、区)红十字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