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区红十字会有序推进提升救在身边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开展急救侠模式试点工作,联合各街道乡镇完成93个村社的救护员数据摸底,鼓励村社干部、村医、网格员、村社社工等村社常驻人员积极响应急救侠号召。
近期,区红十字会组织开展两期急救侠(救护员)能力提升培训,大力推进急救侠招募培育工作,为组建急救侠志愿服务队打好基础。

霓屿街道
7月23日,霓屿街道顺利开展急救侠(救护员)能力提升培训。通过理论讲解与模拟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学员们掌握了在黄金救援时间内实施有效急救的关键知识与技术。
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学员们的自救互救能力,更显著增强了霓屿街道基层应急救护力量的专业储备,为后续在街道相关村社广泛招募具备资质的急救侠志愿者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北岙街道
为提升应急救护能力,7月24日北岙街道组织社区工作者、民宿管家、企业职工等日常流动人群参加急救侠(救护员)能力提升培训,打通应急响应“黄金四分钟”的神经末梢,号召“好心人”转化为“急救侠”,将城市高流动性群体重塑为流动的应急响应单元。
通过激活新就业群体“第一目击者”的优势,使救护力量从固定站点向城市毛细血管渗透,为突发意外构建“村村都有急救侠”网络,大幅压缩专业救援抵达前的生命空窗期。
东屏街道
东屏街道相关学员于7月24日参加了红十字救护员街道专项培训。本次培训系统教授了包括心肺复苏术、AED使用、创伤救护(止血、包扎、固定)以及常见急症处理等核心急救知识与技能。
参训学员通过严格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考核,有效提升了面对突发状况时的应急处置水平。为东屏街道培育了一批掌握专业救护技能的新生力量。这极大地助力了街道在相关村社招募急救侠志愿者的进程,对深入推广和落地急救侠模式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与支撑作用。
两期急救侠(救护员)能力提升培训的开展,既是洞头区探索“救在身边”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中的关键落子,也是海岛安全韧性从理念向实践跃迁的重要起点。其意义不仅在于技能传递本身,更在于为“村村都有急救侠,人人都是救护员”的社会共治生态播下了种子。
下一步,洞头区红十字会将以“技”“人”“情”为经纬,让每一次奔赴的身影、每一双施救的双手,都成为海岛安全的注脚。